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西藏自治区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

时间:2024-07-22 19:40:1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08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西藏自治区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西藏自治区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26号


西藏自治区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已经二000年二月二十九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自治区主席 列确
二000年三月一日


西藏自治区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根据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取水许可制度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取水申请人提出的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水的申请,作出准予或者不准予的水行政决定的一项水管理制度。
  第三条 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利用水工程或者机械提水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本细则申请取水许可证,并依照规定取水。
  前款所称水工程包括閘、坝、水电站、渠道等提水、蓄水、引水工程。
  第四条 工业用水,以取水户为单位申请取水许可证;农业灌溉或者其他用水,由蓄水、引水、提水工程的管理单位申请取水许可证;矿泉水、地热水的取用,以取水组织或者个人为单位申请取水许可证。
  自来水厂等供水单位作为取水户,应当申请取水许可证。
  取用自来水厂等供水工程水的用水户,不适用本细则。
  第五条 下列取水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证:
  (一)家庭生活、畜禽饮用取水的;
  (二)用人力、畜力或者其他方法取水,日取水量不足50立方米的;
  (三)农业灌溉取水,蓄水工程蓄水量不足10万立方米的;引水工程日取水量不足860立方米的;提水工程日取水量不足250立方米的;
  (四)用于保护生态环境等公益性取水的。
  第六条 下列取水免予申请取水许可证:
  (一)农业抗旱应急必须取水的;
  (二)防御和消除对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危害必须取水的;
  (三)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取水的。
  第七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区范围内取水许可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取水许可的审批、发证和管理工作。
  第八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下列取水许可的审批和发证:
  (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干流,每户日取水量90万立方米以上的;
  (二)拉萨河、尼洋河、年楚河、雅砻河,每户日取水量70万立方米以上的;
  (三)取用地下水每户日取水量3万立方米以上的;
  (四)大型水库和大型水电站的取水;
  (五)自治区批准的大型建设项目的取水;
  (六)地(市)行政区域边界有争议的取水;
  (七)取用矿泉水、地热水从事经营活动的。
  地(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下列取水的审批和发证:
  (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干流,每户日取水量60万立方米以上,不足90万立方米的;
  (二)拉萨河、尼洋河、年楚河、雅砻河,每户日取水量50万立方米以上,不足70万立方米的;
  (三)取用地下水每户日取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不足3万立方米的; (四)中型水库和中型水电站的取水;(五)地(市)批准的建设项目的取水;
  (六)县(市、区)行政区域边界有争议的取水。
  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下列取水的审批和发证:
  (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干流,每户日取水量不足60万立方米的;
  (二)拉萨河、尼洋河、年楚河、雅砻河,每户日取水量不乏50万立方米的;
  (三)取用地下水每户日取水量不足1万立方米的;
  (四)小型水库和小型水电站的取水;
  (五)地(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和发证规定外的取水许可的审批和发证。
  第九条 取水许可应当符合自治区编制的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计划,遵守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或者协议。
  第十条 地下取水许可不得超过本行政区域地下水年度计划可开采量,并且应当符合井点总体布局和取水层位的要求。
  地下水年度计划可开采总量、井点总体布局和取水层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一条 在地下水超采区,应当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不得扩大取水量和取水面积。禁止在没有回灌措施的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域内取水。
  地下水超采区和禁止取水区,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并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需要申请或者重新申请取水许可的,建设单位在报送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之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取水许可申请的,应当按规定的权限予以审批;需要由上级机关审批的,应当逐级审核上报,由具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审批。
  建设单位在报送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时,应当附具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取水许可书面意见。
  未列入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取水工程,可以直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
  第十三条 申请取水许可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取水许可申请书;
  (二)新建、改建、扩建的取水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申请取水许可的标的与第三者有利害关系时,第三者的承诺书或者其他有关文件。
  联合取水的,应当附具由联合取水人共同出具的取水申请书。
  第十四条 取水许可申请书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提出取水许可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的名称、姓名、地址;
  (二)取水起始时间及期限;
  (三)取水目的、取水量、年内各月的用水量、保证率等;
  (四)申请理由;
  (五)水源及取水地点;
  (六)取水方式;
  (七)节水措施;
  (八)退水地点和退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以及污水处理措施;
  (九)应当具备的其他事项。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具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取水许可申请书之日起十日内通知申请人补正:
  (一)申请书内容填注不明的;
  (二)取水许可申请所依据的文件不完备的。
  取水申请人应当自收到补正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补正。逾期不补正的,该取水申请无效。
  第十六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取水许可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是否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对于急需取水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逾期不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决定的,视为批准。
  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或者不批准取水申请的,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取水申请人。不批准取水申请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取水许可证及取水许可申请书按国务院水行政主笔部门统一制作的格式执行。
  发放取水许可证,只准收取工本费。
  第十八条 取水申请人在取水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十日内向原审批部门申请办理取水许可证变更手续。
  (一)取水量增加或者减少,超出原审批机关审批范围的;
  (二)取水地点发生变化的;
  (三)取水目的发生变化的;
  (四)取水申请人发生变化的。
  原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取水申请人变更申请二十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变更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取水变更申请人。逾期不作出决定的,视为同意。超出原审批部门审批范围的,原审批部门应当在五日内移送有审批权的审批部门办理相应变更手续。
  第十九条 取水许可证不得转让。取水期满,取水许可证自行失效。需要延长取水期限的,应当在取水期限届满前九十日内向原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原审批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部门的权限,经县行上民政府批准。可以对取水许可持证人的取水量予以核减或者限制:
  (一)水源不能满足本地区正常供水的;
  (二)开采地下水引起地质灾害的;
  (三)社会总取水量增加而且又无法另取得水源的;
  (四)产品、产量或者生产工艺发生变化使取水量发生变化的;
  (五)出现需要核减或者限制取水量的其他特殊情况。
  第二十一条 取水许可持证人应当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并如实提件取水水量和水质监测数据等有关情况及资料。
  第二十二条 取水许可持证人应当实行计划同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并依法缴纳水资源费。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纠正其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吊销其取水许可证:
  (一)不按规定取水的;
  (二)拒绝接受检查、不提供取水量测定数据和水质监测数据等有关资料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
  (三)拒不执行水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取水量I核减或者限制决定的;
  (四)将依照取水许可证取得的水,非法转售的。
  第二十四条 未经批准擅自取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取水。
  第二十五条 转让取水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吊销取水许可证、没收非法所得。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细则的规定取水,给他人造成妨害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第二十七条 已建工程取水许可证的办理,按本细则执行。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第二十九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部门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本细则适用中的具体问题由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自2002年1月1日起对暂定税率进行调整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告(公告[2001]22号)

海关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告
(公告[2001]22号)


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自2002年1月1日起,履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承诺的2002年关税减让义务和我国加入曼谷协定的有关协议,同时对暂定税率进行调整,有关详细情况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现就有关问题公告如下:
  一、2002年税则税目调整简要情况
  (一)实行新的进口税则税率栏目。进口税则分设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和普通税率4个栏目。取消原基础税率栏目。
  最惠国税率适用原产于与我国共同适用最惠国待遇条款的世贸组织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货物;或原产于与我国签定有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
  协定税率适用原产于我国参加的含有关税优惠条款的区域性贸易协定的有关缔约方的进口货物。
  特惠税率适用原产于与我国签定有特殊优惠关税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
  普通税率适用原产于上述国家或地区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货物。
  (二)调整进口税则税目税率。对2002年进口税则中的部分税目内容进行了调整,并将总税目数增加到7316个,其中5332个税目的税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税后,我国关税总水平下降到12%。
  (三)对52个税目按规定的税率实行从量税、复合税和滑准税。
  (四)对小麦、豆油等10种农产品和尿素等3种化肥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
  (五)对209个税目进口商品实行暂定最惠国税率。暂定最惠国税率仅适用于最惠国税率适用范围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商品。暂定最惠国税率的执行截止期限为2002年12月31日。
  (六)对36个税目的出口商品征收出口关税,其中,对23个税目的出口商品实行暂定税率。出口暂定税率的执行截止期限为2002年12月31日。
  (七)对原产于韩国、斯里兰卡和孟加拉3个曼谷协定成员的739个税目的进口商品实行曼谷协定税率。
  对原产于孟加拉的18个税目的进口商品实行曼谷协定特惠税率。
  二、有关实施问题的说明
  (一)暂定最惠国税率优先于最惠国税率实施;按协定税率、特惠税率进口暂定最惠国税率商品时,取低计征关税;按国家优惠政策进口暂定最惠国税率商品时,按优惠政策计算确定的税率与暂定最惠国税率两者取低计征关税,但不得在暂定最惠国税率基础上再进行减免。
  (二)2002年税则中有251个税目实行WTO信息技术产品协议(ITA)税率,其中,有15个税目的产品只有在为生产信息技术产品而进口的条件下,才可适用ITA税率。为此,凡申报进口上述15个税目产品并要求适用ITA税率的单位,需经信息产业部出具证明并经海关确认后方可适用ITA税率。
  (三)关税配额税率按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发布的管理办法实施。
  (四)协定税率和特惠税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关于贸易谈判的第一协定〉项下进口货物原产地的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94号)实施。
  特此公告。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大连市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管理办法

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


大连市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管理办法
大连市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大连市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管理,维护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和《辽宁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大连市辖区内从事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的企业,以及与国际道路运输有关的托运人、货运代理经营人等单位或个人。
第三条 大连市交通局是大连市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大连市公路运输管理处(以下简称市管处)具体负责大连市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的管理、监督工作。
第四条 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管理,应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贯彻安全、准确、迅速、经济和文明服务的方针,保证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 企业设立
第五条 设立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企业,应具备下列备件:
㈠有完整的企业章程;
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固定的营业场所;
㈢有经过业务和技术考核并取得合格证的管理人员和驾驶人员;
㈣有符合规定的专用汽车、停车场地;
㈤有与所经营业务相适应的资金,最低注册资金为200万元。
第六条 申请开办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企业,申请人应持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企业章程(草案)、验资证明或资产评估证明以及办公场所和停车场地使用权证明等有关资料,向企业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市运管处审核后,报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申请设立外商投资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企业,可直接向市运管处提出申请,经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按有关规定报上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七条 经批准设立的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企业,应持《公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税务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手续后,经市运管处核定营运车辆,领取《道路运输证》。已核准登记的国际集装箱运输车辆应装置国际集装箱运输标志牌。
第八条 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企业变更名称、地址、经营规模、隶属关系、经济性质或停业的,须按开业审批程序办理变更或注销手续。申请停业的企业,必须在停业前三十天内,向市运管处提交申请报告。
第九条 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兼营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的,应按新设立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企业办理有关手续。

第三章 车辆及运输管理
第十条 运输国际集装箱的挂车、牵引车、列车等车辆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省、市有关规定。购置运输国际集装箱车辆(含集装箱装卸机械),应事先向市运管处提交申请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购进。
第十一条 外省市车辆进入我市承运国际集装箱,应向市运管处申报登记,经核准登记后方可运营。
第十二条 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履行职责,保证运输车辆、装卸机械及工具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确保承运期限内的集装箱和集箱内货物的安全,并在约定的期限内运达指定地点。
第十三条 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企业交接集装箱,应按设备交接单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提取、交付指定的集装箱,并如实在设备交接单上做出记录。承运人与场站经营人交接集装箱,应核对箱号,严格按检查交接标准执行。
第十四条 经道路运输的国际集装箱(含由内陆中转站、货运站集、疏港的国际集装箱)实行合同运输管理。承运人与托运人进行国际集装箱运输交易,必须订立《公路货物运输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认真履行合同造成集装箱损坏、箱内货物损坏或短缺等经济损失的,责
任人应按照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市运管处对承运人持有的设备交接单和其签发的行车路单进行签章确认,并实施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企业对经市人民政府确定为抢险、救灾等紧急运输任务的国际集装箱,实行责任运输,并应在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调度下,及时安排运输车辆,保证指令性运输任务的完成。
第十六条 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企业应定期向市运管处报送统计报表,运输收费应按照《辽宁省国际集装箱运输费收规则》规定执行,使用专用发票,按规定的费目和费率结算,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 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企业不得损害托运人利益,随意抬价刹价和偷漏税费;托运人、货运代理经营人不得垄断货源,倒卖或变相倒卖货源,居间盘剥。
第十八条 市运管处对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企业,每年组织一次年度审验。

第四章 罚 则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的,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㈠无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外省市车辆未办理申报登记从事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的,没收全部非法所得,并可处非法所得额1至3倍的罚款;拒不接受查处或者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可中止其车辆运行;
㈡无道路运输证从事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不按规定接受年度审验或未按规定装置标志牌以及无市运管处签章确认的行车路单运输国际集装箱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3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㈢未经核准擅自购置国际集装箱运输车辆的,处以购车价3%至5%的罚款;
㈣不按规定填写国际集装箱运输设备交接单的,处当月营业收入10%至30%的罚款;
㈤承运人、托运人和货运代理经营人违反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交易规定的,处以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㈥拒绝承运市人民政府确定为抢险、救灾等紧急运输任务的国际集装箱的,处以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㈦不按规定向市运管处上报统计报表的,处以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
对违反本办法其他行为的处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辽宁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实施;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涉及物价、工商、税务等部门管理权限的,由有关部门按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 实施行政处罚,应下达行政处罚通知书;实施罚没款处罚,应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票据,罚没款全部上缴同级财政。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主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三条 国际集装箱道路运输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大连市交通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6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