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法规征求意见处理办法

时间:2024-06-26 14:48:1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26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法规征求意见处理办法

铁道部


法规征求意见处理办法
1995年5月2日,铁道部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法规征求意见工作的管理,增强参与国家立法活动的自觉性,提高我部对法规草案修改意见的质量,使立法机关全面了解铁路的客观实际情况,便于法规的修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全国人大、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函告征求意见的法规草案,均由政策法规司统一归口办理。
第三条 政策法规司在接到法规征求意见稿后,应及时登记、编号,按其内容填写《法规征求意见处理单》,送交有关司局、铁路局、总公司征求意见。
第四条 有关司局和铁路局、总公司接到法规征求意见稿后,应从全局出发,结合铁路的实际,实事求是地提出修改建议,做到切实可行。
有关司局、铁路局、总公司所提意见应以另页纸附在《法规征求意见处理单》之后,并加盖本单位公章。在规定期限内,连同法规草案一并退交政策法规司,逾期不退又未说明理由的,作为无意见处理。
第五条 政策法规司在接到有关司局的修改意见后,应认真进行研究,进行综合、归纳,起草复函。在规定的期限内,回复意见。
第六条 法规征求意见的复函,除涉及铁路建设、运营、管理方面特别重要法律、行政法规草案的复函由主管部长签发外,其他法规征求意见的复函由政策法规司签发。
第七条 全国人大、国务院及其它部委通知参加的法律、法规草案征求意见的协调会议,一般可由政策法规司派人出席。但业务性较强的,可由对口业务司局、铁路局、总公司和政策法规司共同派人出席。出席会议的同志应事先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以充分反映我部意见。
第八条 政策法规司每年第一季度要对上一年度的法规征求意见工作进行总结。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
第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铁道部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的实施办法

铁道部


铁道部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的实施办法
1995年3月10日,铁道部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4] 43号,以下简称《决定》)是搞好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政策性文件,对铁路的住房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单位必须坚决执行。
为认真贯彻落实《决定》,进一步完善铁路住房制度改革方案,深化铁路住房制度改革,加快铁路住房建设步伐,结合铁路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铁路房改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住房制度,实现住房的商品化、社会化;加快住房建设,改善职工居住条件,满足职工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
第三条 铁路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改变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改变各单位建设、分配、维修、管理住房的体制为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的体制;改变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规范化的房地交易市场和发展社会化的房屋维修、管理市场,逐步实现住房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加快铁路住房建设和发展。
第四条 铁路住房制度改革要坚持“政策按中央,方案系统定,资金循环,交叉随地方”的原则,实行配套改革、分阶段推进。其近期任务是: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企业住房基金;积极推进租金改革;稳步出售公有住房,建立规范化的住房交易市场;逐步实现住房管理、维修服务社会化;搞好房地产开发,支持房改;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房资金,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至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新的住房制度,使职工居住条件达到小康水平。

第二章住房公积金和企业住房基金
第五条 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其在职的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者要按照“个人存储、单位资助、统一管理、专项使用”的原则交纳住房公积金。
第六条 住房公积金归职工个人所有,存入个人公积金帐户,用于购、建、大修住房。职工离退休时,公积金本息余额一次结清,退休职工本人;调动工作时,转入析单位该职工名下的住房公积金帐房;职工去世后,公积金本息余额由其合法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支取。
住房公积金存储利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职工的住房公积金本息免征个人收入所得税。
第七条 目前个人交纳和单位资助的住房公积金的缴交率分别为5%,已超过这个比例的可以不变。今后,随着经济发展和职工工资收入的增加,缴交率要相应提高。
第八条 住房公积金由职工个人及其所在单位,各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逐月交纳,当月一并存入个人公积金帐户。职工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资按《铁路劳动工资统计规则》(铁计[1994]130号)计算。
企业单位提供的住房公积金,从企业的住房周转金中解决,不足部分经财务部门核定,在成本、费用中列支。行政事业为职工提供的住房公积金,立足于原有住房资金的划转,不足部分,全额预算的事业单位由财政预算拨付;差额预算的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由财政预算拨付;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比照企业开支渠道列支。
第九条 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加强住房公积金的管理。
铁道部成立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全路住房公积金管理进行政策指导、检查、监督和协调,同时管理在京有关单位的住房公积金。
部属各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机构和分工由各单位自行确定,既可设立专门机构管理,也可以由职能部门分工管理。
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按照国家和铁道部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管好用好住房公积金。
第十条 各单位要继续做好原有住房资金转入企业住房基金的划转工作,按铁道部有关文件的规定,建立企业住房基金,管好用好企业住房基金。
住房公积金和企业住房基金只能用于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严禁挪作他用。

第三章 租金改革
第十一条 要考虑租售比价的合理性,在职工家庭合理住房支出范围内加大租金改革力度。租金提高的幅度和次数要与售房价格从标准价向成本价过渡的进度同步,要与职工收入水平相适应,并根据物价指数控制目标统筹安排。为此,提出2000年前全路租金改革规划;
第一步,1995年,租金水平要提高到占双职工家庭平均工资的4%以上。
第二步,1996年,租金水平要不低于双职工家庭平均工资的6%。
第三步,到2000年,租金水平原则上应达到占双职工家庭平均工资的15%。按上述办法测定,租金水平已达到或超过折旧费、维修费、管理费、贷款利息、房产税等五项因素成本租金水平的,按成本租金计租。经济发达地区的铁路单位要力争达到八项因素(上述五项、保险费、利润、地租)市场租金水平。
各单位要按此目标和部的统一政策,制定2000年前租金改革规划和实施方案。
第十二条 铁路单位的租金,应不低于当地租金水平。有条件的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较快实现向成本租金和市场租金过渡。在租金水平达到成本租金以前,新建住房(包括腾空的旧住房)租金标准一般应高于同期现住房的租金标准,也可同时实行交纳租赁保证金办法。
第十三条 租金调整后,离退休职工、政府民政部门确定的社会救济对象和优扶对象,以及住房在规定标准之内的职工家庭,用规定的个人合理负担部门加上原有全部住房补贴,仍不足支付房租的,可由单位适当给予困难补助。
第十四条 租金统一按使用面积计算。超过住房标准的面积部分,实行超标加租。
第十五条 租金改革后的租金收入,首先用于住房维修,节余部分纳入单位住房基金,用于住房建设和房改。
第十六条 按照交叉随地方原则,铁路职工承租非铁路公房,非铁路职工承租铁路公房,执行地方房改实施方案。

第四章 公有住房出售
第十七条 稳步向职工出售铁路公有住房。除将来有可能影响铁路改、扩建和地方政府规定或产权单位认为不宜出售的住房外,都可以向职工出售。
新建公有住房和腾空的旧房实行先售后租,并优先出售给住房困难户。
第十八条 购买公有住房要坚持自住、自愿的原则,每户有城镇常住户口并符合购房条件的铁路职工家庭,都可购买一套公有住房。
第十九条 向高收入职工家庭出售铁路公有住房实行市场价,向中低收入职工家庭出售铁路公有住房实行成本价。目前以成本价购买住房确有困难的,可以先实行标准价,以后根据职工收入的提高和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加强,逐步过渡到成本价和市场价。
第二十条 成本价应包括住房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费、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管理费、贷款利息和税金等七项因素。旧房的成本价按售房当年新房的成本价成新折扣(折旧年限一般为50年)计算,使用年限超过30年的,以30年计算;经过大修式设备更新的旧房,按有关规定评估确定。
第二十一条 标准价按负担价和抵交价之和测定。一套56平方米建筑面积标准新房的负担价,1994年应为本单位或本地区(指市县以上的地区,下同)双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倍。双职工年平均工资按本单位或本地区统计部门公布的(男35,女30)内积累的由单位资助的住房公积金贴现值的80%计算。
旧房的负担价按售房当年新房的负担价乘新折扣(折旧年限一般为50年)计算,使用年限超过30年的,以30年计算;经过大修或设备更新的旧房,按有关规定评估确定。旧房的抵交价,可以根据使用年限适当降低,但最多不能低于新房抵交价的80%。
第二十二条 售房价格要逐步从标准价过渡到成本价。当年的标准价要根据职工上年平均工资增长的水平、单位发给住房补贴和资助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年增长水平确定,一年一定;新房负担价与双职工家庭年平均工资的倍数要逐年提高,2000年以前达到3.5倍。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快由标准价向成本价过渡。
第二十三条 出售公有住房,应坚持先评估后出售的原则。住房的实际售价应根据所处地段、结构、层次、朝向、设施和装修标准等因素区别计价。现行售房价格已高于规定的标准价起步水平的,不应于降低价格。
第二十四条 对购房职工在建立住房公积金以前的工作年限给予工龄折扣。每年工龄折扣的数额,按抵交价除以65(男职工35年,女职工30年)计算。离退休职工购房计算工龄折扣的时间,按国家规定的离退休年龄计算。
第二十五条 职工购买现已住用的公有住房,可以适当给予折扣,1994年的折扣率为负担价的5%,今后要逐年减少,2000年前全部取消。
第二十六条 职工购房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售房单位可对一次付款的购房职工给予一次付款折扣,折扣率参考当地购房政策性贷款利率与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的差额,以及分期付款的控制年限确定。实行分期付款的,首期付款不得低于实际售价的30%,分期付款的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分期交付的部分要计收利息,单位不得贴息,利率按政策性抵押贷款利率确定。职工在交清全部购房款后,才能获得住房产权证书。
受委托经办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应对职工购房提供政策性抵押贷款,单位对符合购房条件和贷款条件的职工申请购房抵押贷款时可给予担保。
第二十七条 职工以市场价购买的住房,产权归个人所有,可以依法进入市场,按规定交纳有关税费后,收入归个人所有。
职工以成本价购买的住房,产权归个人所有,一般住用5年后可以依法进入市场,在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所含土地收益和按规定交纳有关税费后,收入归个人所有。
职工以标准购买的住房,拥有部分产权,即占有权、使用权、有限的收益权和处分权,可以继承。产权比例按售房当年标准价占成本价的比重确定。职工以标准价购买的住房一般住用5年后才可依法进入市场,在同等条件下,原产权单位有优先购买权、租用权。售、租房收入在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所含土地收益和按规定交纳有关税费后,单位和个人按各自的产权比例进行分配。
第二十八条 职工按标准价、成本价购买住房,每个职工家庭只能享受一次。职工调转工作,在把住房售给原产权单位后,到新单位可优先购置标准价、成本价住房。
第二十九条 职工购买住房,超过国家规定的住房面积标准的部分,按市场价计价。
第三十条 从1995年1月1日起,铁路单位出售公有住房必须严格按《决定》和本《办法》执行,原有关文件规定的标准价和最低价一律停止。
对1995年1月1日以前出售的公有住房,一律按本《办法》规定的售房政策进行规范,按照售房当年的售价占成本价的比重明确个人拥有的产权比例。经购房人同意,也可以按成本价补足房价款及利息后,原购住房产权归个人所有。
部属各单位出售铁路公有住房必须根据部统一政策,参照当地政府的售房方案,制定具体办法,报部房改领导小组批准。其他单位的房改办法报部房改领导小组备案。
第三十一条 无论是拥有全部产权还是部分产权,都有责任保障住房的住用安全和正常使用,不得随意拆、改。
职工购买的住房,室内各项维修开支由购房人负担。楼房出售后,应建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基金。购房人按住房建筑面积向售房单位交纳维修基金。维修基金的利息用于住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费用,不足时,由产权人按各自占有房屋建筑面积比例分摊。购房人出售所购住房或住房拆除时退还个人交纳本金。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责任,可由售房单位承担;也可逐步由物业管理企业或社会化的房屋维修服务单位承担。
各单位应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住房制度改革中,逐步把住房维修、管理分离出来,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物业管理企业和社会化的房屋维修、管理服务。
三十二条 要加强铁路公有住房出售收入的管理,售房款必须纳入单位住房基金,用于住房建设和房改,不得挪用。

第五章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第三十三条 把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发挥国家、单位和职工个人投资建房的积极性。
要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房资金,发展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危旧住房改造。
第三十四条 集资建房应明确职工出资部分,是单位借款还是职工投资。如属单位借款,所建住房产权归单位所有,对职工集资款,单位应还本付息;如属职工投资,则应严格按职工出资额界定职工所占产权比例,并保障出资各方的合法权益。
职工投资达到或超过标准价的,可按出售住房各项规定办理,使集资建房稳步向售房过渡。
部属各单位要根据部的统一政策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集资建房办法,将集资建房纳入住房建设规划和房改总体方案。
第三十五条 对居住偏远、分散的铁路职工家庭,可采取以职工自建为主、单位适当给予帮助的形式建设住房。住房的建筑标准由单位制定。
第三十六条 要充分利用已有土地资源,取得级差收益,加快危旧住房改造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改善职工居住条件。
第三十七条 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建立住房合作社,开展合作建房。各单位对合作建房组织要给予支持,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和管理。住房合作社要在本单位统一规划下进行住房建设。
第六章 审计和监督
第三十八条 各单位要严肃房改纪律,严格执行《决定》和本《办法》的各项政策规定。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住房公积金和企业住房基金的审计。
第三十九条 监察部门要加强纪律监督、检查,对不执行《决定》和铁道部的统一政策、低价售房、变相增加优惠和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

第七章 组织领导
第四十条 住房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复杂,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必须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稳步推进,不断深化。推进房改,加快住房建设,是各级领导的重要职责,要把房改纳入工作日程,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必须统筹考虑。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按《决定》和部的统一政策,在部房改领导小组的宏观指导下开展工作。
第四十一条 各单位的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制定和完善各项改革配套措施。要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劳动工资制度改革,把住房开发建设、分配、管理和维修服务等职能逐步从企业中分离出去,加快实现住房的商品化、社会化,建立起新的住房制度。当前,首先要逐步做到职工住房与生产房屋分开管理,为进一步深化房改打下基础。同时选择有条件的单位,进行住房补贴,理入工资、住房物业管理的试点,探索经验,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
第四十二条 各单位要认真做好房改宣传工作,使铁路房改的目的、意义、政策、实施步骤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广大职工、家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关心房改、支持房改、参与房改。
第四十三条 各单位在房改中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搞好与地方的关系,积极争取地方的支持和帮助。铁路单位的房改进度不应滞后于地方,要支持地方房改。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铁路企、事业单位。原有房改政策和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一律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由铁道部房改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勘察设计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

北京市财政局等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勘察设计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
北京市财政局等



各区县建委、财政局、规划局、市属勘察设计单位: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和加强勘察设计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我局会同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根据财政部制定和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结合我市勘察设计行业的特点,制定了《北京市勘察设计单位会计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自1994
年7月1日起执行。凡与本制度有抵触的,均按本制度执行。

附件:北京市勘察设计单位会计制度(第一部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勘察设计单位会计工作管理,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的精神,结合我市勘察设计行业现行财会工作实际情况和深化改革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我市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勘察设计单位。(以下简称单位)。
第三条 会计核算以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单位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并以单位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第四条 本制度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度。按月分期结算帐目,按季编制会计报表。从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第五条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境外设派出机构、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帐位本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第六条 会计记帐采用借贷记帐法。
第七条 会计记录使用中文。必须使用其它一种文字的,可与中文同时使用。
第八条 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会计机构,配备合格的财会人员。按照北京市财政局颁发的会计工作达标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 一 般 原 则
第九条 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对象,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十条 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符合有关各方了解行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勘察设计单位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第十一条 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确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方法前后期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不得随意变动。如需变动,应在财务报告中对变动原因和变动情况作出说明。
第十二条 会计事项的处理必须于当期内及时进行,不得脱节,不得延至后期或提前到前期。
第十三条 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第十四条 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第十五条 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第十六条 营业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相互配合一致。
第十七条 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
第十八条 会计核算应当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年度的,应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的,应作为资本性支出。
第十九条 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分别核算,分项目反映并在财务报告中重点说明。

第三章 资 产
第二十条 资产是单位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它权利。
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
第二十一条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1.现金及各种存款应按实际收入和支出数记帐。
2.短期投资是指各种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它投资。有价证券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帐,并以帐面余额在财务报表中列示,当期的有价证券收益以及有价证券转让所取得的收入与帐面成本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3.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其它应收款、预付货款、待摊费用等。
应收及预付款项应按实际发生额记帐,并按营业与非营业性进行分开明细核算。
应收帐款可按其年末余额和规定比例提取坏帐准备金。坏帐准备金在财务报表中作为应收帐款的备抵项目列示。
待摊费用应当按受益期未摊销余额在会计报表中单独列示分摊。
各种应收预付款项应及时清算、催收、定期对帐核实。经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已提坏帐准备金的应冲销坏帐准备金;未提坏帐准备金的,应作为坏帐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4.存货是指单位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产品,包括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及各类料材、低值易耗品等。
各种存货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帐。采用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方法进行核算应按期结转其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各种存货发出时,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后进先出法等方法计价。
各种存货应当定期进行盘点,对发生的盘盈、盘亏及过时、变质、毁损等需要报废的,应当及时进行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十二条 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投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它投资。
1.股票投资和其它投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
2.债券投资应当按实际支付的款项记帐,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括应计利息的,将这部分利息单独记帐。
溢价或折价购入的债券,其实际支付的款项与债券面值的差额应在债券存续期内分期摊销。
债券投资存续期内的应计利息,以及出售时收回的本息与债券帐面成本及尚未收回应计利息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3.单位对投资分得的利润或股利,应记入投资收益,长期投资应当在会计报表中分别列示。
第二十三条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仪器仪表、工具器具等。
1.固定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帐。
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有关凭证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3.其它单位转入的固定资产,按转出单位帐面原价入帐。如其评估确认的价值大于原帐面价值,则按评估价值入帐。
4.原有固定资产进行改扩建的,以固定资产原价加改扩建中全部支出减改扩建中发生的变价收入作为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价值。
5.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入帐。
6.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比照自有固定资产核算并在会计报表中附注说明。
7.单位应参照《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应在会计报表中分别列示。
8.购入的固定资产或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发生的实际支出应在会计报表中单独列示。
9.固定资产应定期清查盘点,对所发生的盘盈、盘亏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并对所发生的净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十四条 无形资产是指单位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购入的无形资产,应按实际成本入帐;接受投资取得的无形资产,应按评估确认或合同约定的价格记帐;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按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记帐。
各种无形资产应在单位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未摊销余额在会计报表中列示。
第二十五条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如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
单位在筹建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除应计入有关财产物资价值外,应作为单位的开办费入帐。并在单位开始生产经营以后的一定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
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应在租赁期内平均摊销。
尚未摊销的递延资产应在会计报表中单独列示。

第四章 负 债
第二十六条 负债是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第二十七条 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第二十八条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内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货款,预收勘察设计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预提费用、住房周转金、其它应付款及预收款项等。
各项流动负债应按实际发生额记帐。
流动负债的余额应在会计报表中分项列示。
第二十九条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项等。应付引进设备款、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付款等应视同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应当区分借款性质按实际发生额记帐。
发行债券时,应当按债券的面值记帐。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时,实收价款与面值的差额应当单独核算,在债券到期前分期冲减或增加各期的利息支出。长期负债应当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在会计报表中分项列示。
将于一年内到期偿还的长期负债应当在流动负债下单列项目反映。

第五章 所 有 者 权 益
第三十条 所有者权益是单位投资人对本单位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单位投资人对单位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
第三十一条 投入资本是投资者实际投入单位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
投入资本应当按实际投资数额入帐。发行股票的股份制单位应当按股票面值入帐。
投入资本的形式可以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形式作价投资。
国家拨给单位的专项拨款,除另有规定者外,应当作为国家投资入帐。
第三十二条 资本公积金包括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等。
第三十三条 盈余公积金是指按国家有关规定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应按实际提取数记帐。
第三十四条 未分配利润是指单位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第三十五条 投入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的各个项目,应当在会计报表中分项列示。如有未弥补亏损,应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减项反映。

第六章 收 入
第三十六条 收入是单位在提供勘察设计成果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包括勘察设计收入,其它业务收入。
单位的勘察设计收入是工程勘察与设计收入,其它业务收入包括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和岩土工程收入,四技活动收入及其它多种经营收入等。
第三十七条 单位应合理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并将已实现的收入及时入帐。
单位根据行业的特点分别不同情况,对成果已经提交、工程已经交付、劳务已经提供,同时收讫或取得收取价款的凭据等,视收入的实现确认营业收入。
长期合同工程(包括劳务),一般根据完成进度法或完成合同法合理确认营业收入。
第三十八条 营业收入退回,营业收入折扣和营业收入折让,应作为营业收入的抵减项目记帐。当期发生的销售抵减项目,不论是属于本期还是以前期间发生的,都应抵减当期的营业收入。
第三十九条 各项营业收入应按勘察设计收入和其它业务收入分别核算。同时经营几种基本业务的单位,应按每种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记帐。其它业务收入中占全部收入比重较大的应分别列示。
第四十条 当期实现的营业收入,应与当期发生的成本、费用以及按当期已实现的各种营业收入所计算的税金相对应。并将这些成本、税金、费用单独核算,在报表上单独反映,不得抵减营业收入。

第七章 成 本 费 用
第四十一条 单位为提供勘察设计成果和劳务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工资、直接材料、商品进价以及其它支出记入经营成本。
为提供勘察设计成果和劳务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分配记入经营成本。
第四十二条 单位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直接记入当期损益。
管理费用:包括由单位统一负担的单位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技术开发费、咨询费、董事会费、诉讼费、审计费、业务招待费,坏帐损失、上交上级管理费、税金以及按有关规定的其它费用。
销售费用包括: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应当由单位负担的差旅费、广告费、运输费、保险费等和其它经费。
财务费用包括:单位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银行手续费等。
第四十三条 生产经营过程中,凡应由本期负担而尚未支出的费用,应作为预提费用计入本期成本费用;凡已支出,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应作为待摊费用,分期摊入成本费用。
第四十四条 单位应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适合于本单位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动。
第四十五条 单位应当按实际发生额核算费用和成本。必须分清本期成本、费用和下期成本,费用的界限,不得任意预提和待摊费用。采用定额成本或计划成本方法的,应合理计算成本差异并按月调整为实际成本。
单位必须分清各种业务成本的界限,分清各种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和商品成本的界限,不得任意压低或提高在产品和商品的成本。
第四十六条 应正确、按时地将已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成本作为营业成本,连同期间费用结转当期损益。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各项目应在会计报表中分项列示。

第八章 利 润
第四十七条 利润是单位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1.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各种流转税及附加税费后的余额。
2.投资净收益是指单位对外投资收入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
3.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的余额。
第四十八条 当年实现的利润加上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为可供分配的利润,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配。
第四十九条 如发生亏损,应按规定的程序弥补。未弥补部分应在会计报表中单独列示。
第五十条 利润的构成和利润分配各项目,应当在会计报表中分项列示。仅有利润分配方案,而未最后决定的,应当将分配方案在会计报表中附注说明。

第九章 财 务 报 告
第五十一条 财务报告是反映勘察设计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
1.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以及其它有关附表。
2.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勘察设计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应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类别分项列示。
3.损益表是反映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损益表的项目,应按利润的构成和利润分配各项目分项列示。
4.财务状况变动表是综合反映一定会计期间内营运资金来源和运用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财务状况变动表的项目分为营运资金来源和营运资金运用。营运资金来源与营运资金运用的差额为营运资金增加或减少净额。
营运资金来源分为利润来源和其它来源,并分项列示。营运资金运用分为利润分配和其它用途,并分项列示。
单位也可以编制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的会计报表。
第五十二条 会计报表各项目必须按本制度规定填写,采取前后两期对比方式填列,上期项目分类和内容与本期不一致时,应按本期项目和内容要求调整上期数。
会计报表应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帐簿记录和其它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第五十三条 单位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特殊情况不宜合并的,可不予合并但应将其会计报表附后与本单位报表一并报送。
合并报表时应注意抵消重复反映的数字和项目。
第五十四条 财务情况说明书应与会计报表一并编制。主要说明的内容:
1.单位生产经营以及盈亏、利润分配情况;
2.资金增减与周转情况;
3.投资及股本结构与变动情况;
4.成本、费用及销售变动情况;
5.税金缴纳情况;
6.单位生产经营中的重大变更事项;
7.其它财务处理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五十五条 单位向外编制会计报表,应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钉成册,加盖公章,并经本单位法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盖章。
年度会计报表接受有关部门进行年审。

第十章 附 则
第五十六条 本制度由北京市财政局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五十七条 本制度自1994年7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勘察设计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第二部分)

一、说 明
(一)勘察设计单位应按本制度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财务报表指标汇总、及以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报表格式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二)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查阅帐目、实行会计电算化。各单位不要随意改变或打乱重编。在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三)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时,应填列会计科目名称,或同时填列会计科目名称和会计科目编号,不得只填会计科目编号不填会计科目名称。
(四)各单位对于明细科目的设置,除本规定已有明确列示以外,可根据各自需要自行决定。
附注:
1.有调剂外汇业务的单位,可以增设“外汇价差”科目。
2.统一核算的单位或有独立核算的附属企业的单位,可以增设“拨付所属资金”科目,附属企业可以相应增设“上级拨入资金科目”。

二、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
序 | 编 | |序 | 编 | |序 | 编 |
| | 科目名称 | | | 科目名称 | | | 科目名称
号 | 号 | |号 | 号 | |号 | 号 |
--|----|------|--|----|--------|--|----|-------
| |一、资产类 | | |二、负债类 | | |四、成本类
1 |1101|现金 |23|2201|短期借款 |44|3401|勘察设计成本
2 |1102|银行存款 |24|2203|应付票据 |45|3421|其它业务支出
3 |1109|其它货币资金|25|2204|应付帐款 | | |
4 |1111|短期投资 |26|2206|预收帐款 | | |五、损益类
5 |1121|应收票据 |27|2207|预收勘察设计收入|46|3501|勘察设计收入
6 |1122|应收帐款 |28|2209|其它应付款 |47|3511|其它业务收入
| | | | | | | |
7 |1125|坏帐准备 |29|2211|应付工资 |48|3531|营业税金及附
| | | | | | | |加
8 |1126|预付帐款 |30|2214|应付福利费 |49|3541|销售费用
9 |1129|其它应收款 |31|2221|应交税金 |50|3542|管理费用
10|1133|材料 |32|2223|应付利润 |51|3543|财务费用
11|1135|低值易耗品 |33|2229|其它应交款 |52|3551|投资收益
12|1137|商品 |34|2231|预提费用 |53|3561|营业外收入
13|1139|委托加工物资|35|2241|住房周转金 |54|3562|营业外支出
14|1141|待摊费用 |36|2251|长期借款 | | |
15|1151|长期投资 |37|2261|应付债券 | | |
16|1161|固定资产 |38|2271|长期应付款 | | |
| | | | | | | |
17|1162|累计折旧 | | |三、所有者权益表| | |
| | | | | | | |
18|1163|固定资产清理|39|3301|实收资本 | | |
19|1165|在建工程 |40|3311|资本公积 | | |
20|1171|无形资产 |41|3313|盈余公积 | | |
21|1175|递延资产 |42|3321|本年利润 | | |
| | | | | | | |
| |待处理财产损| | | | | |
22|1181| |43|3322|利润分配 | | |
| |溢 | | | | | |
-----------------------------------------------

三、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第1101科目 现 金
(一)本科目核算勘察设计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库存现金。
(二)单位应设置现金日记帐,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日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计算全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进行核对,做到帐款相符。
(三)单位收入现金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支出现金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单位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在“其它应收款”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第1102科目 银行存款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各种款项。
(二)单位应按照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名称、存款种类、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帐”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日逐笔登记,并结出帐面余额。“银行存款日记帐”,应定期与银行对帐单核对;月度终了,企业帐面结余与银行对帐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必须逐
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应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三)有外币存款业务的单位,可在本科目下设置“人民币存款”和“某种外币存款”两个明细科目。
(四)单位的外埠存款、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等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第1109科目 其他货币资金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本票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信用证存款等其它货币资金。
(二)本科目的借方核算单位实际发生的其它货币资金支出,贷方核算实际转销的其他货币资金。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单位实际发生的其它货币资金支出数。
(三)本科目应设置“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信用证存款”等明细科目,并按存款的开户银行,本票、汇票的收款单位及在途资金的汇出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第1111科目 短期投资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购入能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包括各种股票、债券等。
(二)单位购入的各种股票、债券,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单位取得股票,如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括宣告发放,未支取的股利,应作为应收款处理。单位按实际成本(即实际支付的价款扣除已宣告发放的股利)借记本科目,按应收取的股利,借记
“其它应收款”科目,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三)单位收到发放的股利和债券利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投资收益”科目。
单位转让、出售股票、债券,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照帐面实际成本,贷记本科目,按未支取的股利,贷记“其它应收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债券到期,收回本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和“投资收益”科目。
(四)本科目应按短期投资种类设置明细帐。
第1121科目 应收票据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因结算各种业务而收到的各种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收到的支票应存入银行,并记入“银行存款”科目,不包括在本科目之内。
(二)单位收到应收票据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帐款”等科目。应收票据到期按票面金额收到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如为带息票据,按到期收到的本息,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和“财务费用”科目。
(三)单位将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由银行扣除贴现息后将净额存入存款户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贴现息部分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票据的帐面金额,贷记本科目。
如应收票据是带息票据,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帐“银行存款”科目,按票面金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部分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因承兑人的银行帐户不足支付,申请贴现的单位收到银行退回的应收票据和支款通知时,按所付本息借记“应收帐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如果申请贴现单位的银行存款帐户余额不足,银行作逾期贷款处理时,借记“应收帐款”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
(四)各种应收票据应按不同的货币分别设帐进行明细核算。
(五)单位应设置“应收票据登记簿”,逐笔记录每一应收票据的种类、号数和日期、票面金额和货币单位、付款人、承兑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到期日期和利率、贴现日期、贴现率和贴现净额,以及收款日期和收回金额等资料。应收票据到期收清票款后,应在“应收票据登记簿”内
逐笔注销。
第1122科目 应收帐款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因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帐款。
(二)本科目应按不同的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设置明细帐。发生此类业务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收入”等科目。
如果单位应收款改用商业汇票结算在收到承兑的商业汇票时,借记“应收票据”,贷记本科目。
(三)应收帐款应由经手人员或经手单位负责收回。对于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按规定确认为坏帐时,经批准,借记“坏帐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
第1125科目 坏帐准备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提取的坏帐准备。
(二)单位年度终了时,应根据“应收帐款”等科目的年末余额的1%提取,计算单位应提取的坏帐准备。单位于第一年提取坏帐准备时,应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在以后年度提取坏帐准备时,如应提取的坏帐准备金额大于本科目的帐面余额的,应当按其差额,借记“
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如应提取的坏帐金额小于本科目帐面余额的,应当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三)按规定确认为坏帐的,经批准应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帐款”等科目。
(四)已确认并转销的坏帐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借记应收帐款,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帐款”。
(五)本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应作为“应收帐款”科目的减项反映。
第1126科目 预付帐款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货单位的帐款。
(二)单位按照合同规定预付帐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三)单位收到所购货物,应按全部货款借记“材料”等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补付货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退回多付的货款时,做相反分录。
(四)本科目应按不同的供应单位设置明细帐进行明细核算。
第1129科目 其他应收款
(一)本科目核算除应收票据、应收帐款、预付帐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备用金、存出保证金、应收赔偿款等。
(二)单位发生其他各种应收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收回各种款项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本科目应按项目分类,按不同的债务人设户,进行明细核算。
第1133科目 材 料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库存的各种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等实际成本。单位因受托加工而收到的原材料、零配件等,不在本科目核算,而在“3139科目”、“委托加工物资”中核算。
(二)单位购入并验收入库的材料,按照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帐款”等科目。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或分批实际等方法计算确定。材料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变更,应在当
年会计报告中加以说明。上述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核算的计价方法,也适用于低值易耗品等,发出材料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单位的各种材料,应定期清查盘点,发现盘盈、盘亏、毁损的,应查明核实处理。盘盈的材料,应借记本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等查明原因后,再进行处理。盘亏或毁损的材料的核算,作为盘盈相反的分录。
(四)本科目应按照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设置材料明细帐(或材料卡片),材料明细帐根据收料凭证和发料凭证逐笔登记入帐。
(五)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核算的单位,可增设“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进行核算。
(六)本科目的期末余额为期末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第1135科目 低值易耗品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在库的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品,如管理用具、办公用品、工具等。
(二)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和基建部门转入的低值易耗品都应办理入库验收手续,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有关科目。
(三)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或者分次摊销的方法入帐。一次摊销的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摊入有关成本费用科目,借记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报废时,将其残值冲减有关成本费用科目。
分次摊销的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借记“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摊销期一年以上),贷记本科目。报废时,将收回的残值冲减有关成本费用科目。
分次摊入有关成本费用科目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递延资产或待摊费用。
(四)在用低值易耗品,以及使用部门退回仓库的低值易耗品,应加强实物管理,并在备查簿上进行登记。
(五)低值易耗品应按照类别、品种、规格进行数量和金额的明细核算。
(六)本科目的期末余额,为期末时所有在库低值易耗品在库未用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第1137科目 商 品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包括接受来料加工的代制品在生产过程结束验收后,同单位的商品,各种经销商品以及单位购入不需要进行任何加工和装配,就可以作价或与本单位的产品配套出售的外购商品,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单位购入或生产完成并已通过验收的商品,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销售发生的商品,借记“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营业收入”科目。月份终了,结转成本时,应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或者分批实际等方法,计算销售商
品的实际成本,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委托外单位加工商品,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单位在清查盘点中发现的商品盘盈、盘亏,应按实际成本和进价,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再按规定进行处理。
(四)本科目应按商品种类、名称、规格等设置明细帐。
第1139科目 委托加工物资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
(二)发交外单位加工物资的实际成本、应付的加工费用和应负担的运杂费等,都应计入本科目的借方,并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物资实际成本和退回物资的实际成本,应借记“材料”等科目,贷记入本科目。
(三)本科目按加工合同和受托加工单位设置明细帐,记录发出物资的品名、数量、实际成本、发生的加工费用、运杂费等,退回物资的实际成本以及加工完成的物资实际成本等资料。
(四)本科目的期末余额,为委托外单位加工但尚未完成的物资的实际成本和发出加工物资的运输费等。
第1141科目 待摊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一般包括预付保险金、预付租金、低值易耗品摊销、固定资产清理费用等,超过一年以上摊销的费用应在递延资产科目核算。
(二)单位发生各项待摊费用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低值易耗品”等科目。
(三)待摊费用应按照费用项目的受益期分期摊销。摊销时,借记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应按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帐。
第1151科目 长期投资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它投资。
(二)债券投资应按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记帐。和其他投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
(三)本科目设置以下四个明细科目:
1.股票投资;
2.债券投资;
3.其他投资;
4.应计利息。
(四)股票投资:单位进行股票投资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本科目(股票投资),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如含有已宣告发放的股利的,应按认购股票的实际成本(即实际支付的价款扣除已宣告发放的股利),借记本科目(股票投资)按应收的股利,借记“
其他应收款——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股票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收到发放的股利,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根据接受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按持股比例计算本单位所拥有的权益的增加额,借记本科目(股票投资),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接受投资单位的所有者
权益减少,作相反分录。分得的股利,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股票投资)。
(五)债券投资:单位进行债券投资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本科目(债券投资),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含有债券利息的,应将这部分利息,借记本科目(应计利息),按实际支付的价款扣除应计利息后的差额,借记本科目(债券投资),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债券应计的利息应区别情况处理:
面值购入的债券,应将应计的当期利息,借记本科目(应计利息),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单位溢价或折价购入的债券,其溢价或折价应当在债券存续期间内分期摊销。溢价购入的债券,按当期应计的利息,借记本科目(应计利息),按当期应分摊的实际支付价款中溢价部分,贷记本科目(债券投资),按其差额,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折价购入的债券,按当期应计利息
,借记本科目(应计利息),按当期应分摊的实际支付价款中的折价部分,借记本科目(债券投资),按应计利息与分摊数的合计数,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债券到期收回本息,按本息合计,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债券本金部分,贷记本科目(债券投资),按已计利息部分,贷记本科目(应计利息),按未计利息部分,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六)其他投资:单位向其他单位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借记本科目(其他投资),借记“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出的现金、材料、无形资产等,借记本科目(其他投资),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无形资产”等科目。
收到其他投资分得的利润,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比照股票投资进行会计处理。
收回其他投资,借记“固定资产”“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和“累计折旧”科目,收回投资数与帐面数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七)本科目应按股票、债券种类和被投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第1161科目 固定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所有的固定资产原价。
单位应依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标准,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目录,作为核算的依据。
(二)固定资产应分为生产经营用和非生产经营用两大类,并参照《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表》结合单位管理需要选择适合的分类方法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三)单位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帐原价:
1.购入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或售出单位原价(扣除原安装费用),支付的包装费,运杂费和安装成本等记帐。
2.自建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入帐。
3.外单位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按评估或合同,协议确认的价值入帐。
4.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合同、协议确认的价值及发生的运杂费,安装调试费之和入帐。
5.在原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按原固定资产帐面价值,减去改、扩建中发生的变价收入,加上改、扩建而增加的支出后入帐。
6.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其市场价格或捐赠方提供的有关凭据确认的价值,及捐赠时发生的费用之和入帐。
7.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入帐。
单位在取得固定资产发生的借款利息和有关费用,在未交付使用或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应计入其资产的价值。在此之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
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可先按估计价值记帐,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调整。
(四)单位已入帐的固定资产,除发生下列情况不得任意变动其帐面价值:
1.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重新估价;
2.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装置;
3.将固定资产一部分拆除;
4.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
5.发现原计固定资产价值有误。
(五)纳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先记入“在建工程”科目,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再转入本科目。
自建完竣工验收的固定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外单位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单设明细科目核算,交付使用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在建工程”、“长期应付款”等科目。租赁期满,如合同规定所有权归承租单位。应将固定资产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明细科目转入有关明细科目。
接受捐赠的,按固定资产的确认原值,借记本科目,按估计的折旧,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借记本科目,按估计折旧,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其差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六)单位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减少的固定资产应按其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值,贷记本科目。
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应按重估确认价值,借记“长期投资”科目,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借记本科目。
盘亏的固定资产,按其净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本科目。
(七)单位应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或“固定资产卡片”,对其进行明细核算。
第1162科目 累计折旧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
(二)单位应根据规定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等,按月计算折旧,并按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分别借记“勘察设计成本”、“其它业务支出”、“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单位在月份内增加或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折旧,从下月起计算折旧;月份内减少或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照计折旧,从下月起停计折旧。
(四)固定资产折旧足额后,仍可继续使用的,不再计算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补计折旧。
(五)固定资产因扩充、翻新或技术改革等原因而调增原价的,应按调增后的原价减去已提折旧和估计残值后的金额,除以相应延长后的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年折旧额;如增值后的固定资产不延长使用年限的,则应按原尚可使用年限计算。
(六)本科目只进行总分类核算,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第1163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
(二)上列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按其净值,借记本科目,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清理中发生的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回的出售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清理后的净收益,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净损失则需区别处理,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所损失的,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属于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本科目按被清理的固定资产设明细帐、进行明细核算。
第1165科目 在建工程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进行各项工程,包括固定资产新建工程,改扩建工程、大修理工程等,所发生的实际支出。单位购入需安装的固定资产,也应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设置(预付工程款)、(未完工程支出)(工程物资)等明细科目,并按工程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单位购入为工程用的物资,借记本科目(工程物资),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领用时,借记本科目(未完工程支出——××工程),贷记本科目(工程物资)。
(四)单位进行工程所领用和发生的其它支出,借记本科目(未完工程支出——××工程),贷记“材料”、“商品”、“应付工资”、“银行存款”、“长期借款”、“应交税金”等科目。
(五)单位出包工程,按合同规定付工程价,款借记本科目“预付工程款——××工程”、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工程完工收到承包单位帐单、补付或补记工程价款、也作以上同样分录。
(六)单位支付工程借款的利息,分别情况处理,属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计入工程造价、借记本科目“未完工程支出——××工程”、贷记“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科目;办理竣工决算后发生的,借记“财务费
用”科目、贷记“长期借款”……同上等科目。用外币借款进行工程发生的汇兑差异也视同利息处理,如少付人民币时应作相反会计分录。
(七)工程完工办理决算,按工程的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自建工程,贷记本科目(未完工程支出——××工程):出包工程、贷记本科目(预付工程款——××工程)。
(八)本科目余额反映未完工程或虽已完工但未办决算的工程实际支出,以及剩余的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
第1171科目 无形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著作权、商誉等各种无形资产的价值。
(二)单位按规定摊销无形资产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期末余额为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的价值。
(三)单位购入或自行创造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各种无形资产,应按实际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四)其它单位投资转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评估确认的价值入帐,借记本科目,借记“实收资本”科目。单位已入帐的无形资产向外投资,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单位向外转让已入帐的无形资产,其转让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结转转让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六)本科目应按无形资产类别设置明细帐。
第1175科目 递延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所发生的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如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及修理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
(二)单位在筹办期间发生的费用,应借记本科目(开办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摊销时,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开办费)。
(三)单位发生的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和固定资产和修理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材料”、“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和“在建工程”等科目;摊销时,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科目。
(四)本科目应按照费用的种类设置明细帐。
第1181科目 待处理财产损溢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本科目应设置(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两个明细科目。
(二)盘盈的各种材料、“商品、固定资产等,借记“材料”、“商品”、“固定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和“累计折旧”科目。
盘亏、毁损的各种材料、商品、固定资产等,借记本科目和“累计折旧”科目,贷记“材料”、“商品”、“固定资产”等科目。
(三)各种盘盈、盘亏和毁损的财产物资,按规定程序批准后进行转销:
流动资产盘盈,借记本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固定资产盘盈,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盘盈)”科目;
流动资产盘亏、毁损,扣除残料价值、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的净损失,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非常损失部分,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固定资产盘亏、毁损,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材料物资在运输途中的短缺与损耗,除合理的途耗计入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外,能确定由过失人负责的,应自“材料”等科目转入“应付帐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外,尚待查明原因和需要报经批准才能转销的损失,先通过本科目核算。查明原因后,再分别处理:属于应由
供应单位、运输机构、保险公司或其它过失人负责赔偿的损失,借记“应付帐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应将扣除残料价值和保险公司赔款后的净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无法收回的按规定报经批准后,
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本科目期末如为借方余额为尚未处理的各种财产物资的净损失;如为贷方余额,为尚未处理的各种财产物资的净溢余。
第2201科目 短期借款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借入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种借款。如属外汇借款,可在本科目下单设“外汇借款”明细核算。
(二)单位借入借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归还借款时作相反分录。
(三)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预提费用”、“银行存款”等科目。
(四)本科目应按债权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在明细科目下,再按借款种类和不同货币设置明细帐进行核算。
第2203科目 应付票据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对外发生债务时所开出或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二)单位开出或承兑票据时,借记“应付帐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支付银行承兑票据的手续费时,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应付票据到期支付票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开出或承兑的应付票据如为带息票据,应于每月月终计算其应付
利息,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票据到期支付本息时,应按该项应付票据的帐面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已经计算入帐的应付利息,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按尚未计算入帐的应付利息,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如果
票据期限不长、利息不大也可于到期支付利息时,一次计入“财务费用”科目。
(三)单位应设置应付票据备查簿,详细登记每一应付票据的种类、号数、签发日期、到期日、票面金额、合同交易号、收款人姓名或单位名称以及付款日期和金额等详细资料。应付票据到期结清时,应在备查簿内逐笔注销。
第2204科目 应付帐款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因购买材料物资和接受劳务供应等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二)单位因购买材料物资等而发生应付帐款时,应根据有关凭证,借记“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单位接受供应单位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付未付款项时,应根据供应单位的发材票帐单,借记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单位偿付应付帐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单位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抵付应付帐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票据”科目。
(三)本科目应按不同的供应单位设置明细帐。
第2206科目 预收帐款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向有关单位预收的货款订金及预收工程款项。
(二)单位按照合同规定预收款项时,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销售实现时,应按销售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有关单位补付的货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退回多付的货款,作相反分录。
(三)本科目应按不同的单位设置明细帐,进行明细核算。
第2207科目 预收勘察设计费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向建设单位预收的勘察设计定金等。
(二)单位按照合同规定预收款项时,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单位勘察设计收入实现,借记本科目,贷记“勘察设计收入”。
(三)本科目应按不同的建设单位设置明细帐,进行明细核算。
第2209科目 其他应付款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除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应付工资、应缴纳税金、预收帐款、预收勘察设计收入以外的其他各种应付、暂收款项,包括存入保证金、应付租金、应付赔偿费、应付工会经费等。
单位发生的各种应付,暂收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支付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本科目应按其他应付款的项目分类,并按不同的债权人设置明细帐。
第2211科目 应付工资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
(二)单位应根据规定的工资标准、奖励津贴等制度、计算本月应付的职工工资。本月应付的职工工资,不论是否全部在本月内支付,都应在本月内记入本科目。按规定应付职工的奖金、国家发放的物价补贴等,也在本科目内核算。
(三)单位应付的职工工资以及应付职工的上述各项补贴等,应按职工的工作性质、工作部门、服务对象等进行分配,借记“勘察设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在建工程”、“其他业务支出”等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单位实际支付工资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
”科目。
职工在规定期限内未领取的工资,借记“现金”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
从应付工资中扣还的各种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不包括在工资总额内的发给职工的款项,如医疗费、福利补助、离退休费等不在本科目核算。
(四)本科目应设置明细帐,根据单位具体情况进行明细核算。
第2214科目 应付福利费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按工资总额和规定标准从成本中提取的福利费。
(二)单位从成本中提取福利费时,借记“勘察设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支付职工或医院医药卫生费用,职工困难补助或其他给职工个人福利性支出及医务、福利人员工资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工资”等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余额为福利费的结余。
第2221科目 应交税金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应交的各种税金,包括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
(二)单位销售产品时应交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应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本科目。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的税金,也应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其本科目。
单位应交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应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需要按月分摊,应借记“待摊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单位交纳的印花税以及其它不需预计应交数的税金,不在本科目核算。
单位从职工工资中代扣的个人所得税,应予扣交时,借记“应付工资”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不在本科目核算。
单位交纳所得税时,应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所得税)。
单位应交纳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单位交纳的各种税金(包括预交所得税),应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单位与税务机关结算或结算后补交的税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退回多交的税金,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应按税金种类分设明细帐。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为多交的税金,贷方余额为未交的税金。
第2223科目 应付利润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应付给投资者的利润。包括应付国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投资利润;单位与有合同或协议而联营,合作的单位应分得的利润。
(二)单位在计算出应支付的利润时,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本科目。支付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为多付利润,贷方余额为未付利润。
(四)本科目应按投资单位名称,投资人姓名分户设置明细科目。
第2229科目 其他应交款
(一)本科目核算单位除应交税金,应付利润以外的其他应上交款项,如应交教育费附加、车辆购置附加费上交管理费等。
(二)单位计算出应交的各种款项,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利润分配”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上交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本科